新闻资讯
联舌工坊母公司迁移杨浦区:资本赋能与产业升级的双重引擎
2025年11月,国内预制食材行业领军企业联舌工坊宣布将母公司迁移至上海杨浦区,准备股份制集团化运营,这一战略举措与其《2025-2028年上市发展规划》形成深度协同,标志着企业从区域品牌向全国性产业平台的关键跃迁。通过资本路径优化、产业资源整合及全球化布局,联舌工坊正以杨浦为支点,重构预制菜产业生态。 三级跳式融资与估值跃升 联舌工坊的上市规划以“标准化+智能化+全球化”为核心路径,明确2027-2028年主板上市目标,锚定500亿元市值。迁移杨浦区后,企业可深度对接区域资本生态:杨浦区作为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已形成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创新型产业体系,并通过“链长制”推动产业链招商,为联舌工坊的Pre-IPO轮融资提供战略投资者资源储备。此前,企业于2025年6月完成3亿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达30-50亿元,迁移后有望进一步放大资本杠杆效应。
在产业支撑上进行标准化革命与产能扩张,杨浦区“1+2+3+4”现代化产业体系与联舌工坊的产能扩张战略高度契合。企业计划在安徽建设年产十万吨的预制菜产业园,覆盖长三角市场,而杨浦区智能制造产业资源可为其提供技术赋能。同时,联舌工坊通过拆解100道经典菜品的工艺参数,实现八大菜系工业化生产,出餐效率提升40%,并推出“厨师效率包”降低餐饮企业综合成本15%-20%。迁移后,企业可依托杨浦区高校院所集聚优势,加速研发创新,例如与同济大学等机构合作开发智能烹饪设备。
全球化布局上从区域品牌到世界厨房,联舌工坊的全球化战略以杨浦为跳板。企业加入“耀出海产业联盟”,计划2026年进入中亚地区,墨西哥及欧洲市场,输出中式预制菜解决方案。杨浦区作为上海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在跨境数据流动、数字贸易等领域具备制度创新优势,可为企业提供合规支持与市场准入便利。此外,杨浦区“大学+大厂”特色资源,如复旦、上理工等高校,可为联舌工坊的国际化人才储备提供支撑。乡村振兴与商业向善,迁移杨浦区后,联舌工坊的“联农带农”模式进一步深化。企业直接对接38个食材基地,带动超万户农户增收,农产品附加值提升30%。杨浦区“商业向善”政策环境与企业愿景高度契合,例如通过设立主题基金推动产融结合,实现资本力量与乡村振兴的协同效应。
战略意义规划上资本、产业与全球化的三重共振 联舌工坊的迁移不仅是地理位置的调整,更是战略重心的升级。杨浦区作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核心区,其资本生态、产业资源与全球化平台,为企业上市规划提供了全链条支持。从资本路径的三级跳式融资,到产业支撑的标准化革命,再到全球化布局的“一带一路”拓展,联舌工坊正以杨浦为支点,加速实现“让中国预制食材成为世界厨房基础设施”的愿景。


导航栏目
新闻中心
- 2025-11-20
- 2025-11-05
- 2025-10-29
- 2025-10-29